近日,一個#天天不想上班可能不是因為懶#的話題在社交平臺上引發(fā)熱議,。專業(yè)人士介紹,,這是一種因為職場焦慮導致的心理疾病,受這種情緒困擾的人可能高達64.57%,。近年來,,“996”、職場PUA,、職場性別歧視,、35歲職場人的出路等話題在社交平臺上被廣泛討論,工作也越來越成為不少職場人最大的焦慮來源,。職場焦慮從何而來?面對職場焦慮又該如何破?記者進行了采訪,。
關注 25~35歲職場群體壓力或最強
“每天一到辦公室打開電腦,看到很多堆積要處理的文件和信息,就足以讓我產生焦慮和緊張的情緒,?!奔鞠剂衷陂L沙一家科技公司擔任秘書職務,,每天不光要處理很多的文件,,還要替老板應付各色各樣的人際關系。3年的時間,,這份工作依然讓她覺得緊張而迷茫,。“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頂頭上司,,得時刻保持精神的緊繃,,長此以往,我的精神壓力十分大,,焦慮就開始萌生了,。”
去年10月份剛參加工作的張佳佳也坦言,,自己同樣面臨職場焦慮,。與季霞林不同的是,張佳佳的焦慮來自于身邊陌生的環(huán)境,,從校門跨入職場,,這個轉變讓她覺得無所適從?!安徽撌墙佑|到的人還是工作,,對我來說都是完全陌生的領域,我不知道應該做些什么,,更不清楚能做成什么樣,。雖然已經沒有剛開始那么緊張了,但現在每次接到新的任務或者工作的時候我還經常失眠!”
一次新的任務,、一場難度較高的職業(yè)考試,、一次危機處理……都是職場中經常遇到的挑戰(zhàn)。有些人在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后,,就會出現各種癥狀:憂郁,、煩躁、心慌,、胸悶,,甚至整夜整夜地失眠等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“職場焦慮”,。
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,,職場社交平臺和部分在線職業(yè)教育平臺共同發(fā)布的《中國職場壓力報告2021》顯示:在充滿變數的2021年,職場人的焦慮更甚從前?!秷蟾妗钒l(fā)現,,2021上半年,不確定性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,職場人壓力指數高達7.26,,創(chuàng)下近4年來的新高,其中25~30歲的職場群體壓力感最強,,年收入超過40萬元之后,,收入越高,壓力感越強,。
還有《報告》分析了職場人的焦慮來源,,71.5%的受訪者直指“工作”;其次是“積蓄”;而蔓延全球的“疫情”,在焦慮源中位居第三,。工作猛于疫情,,已經成為職場人最大的焦慮源。
而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針對1513名職場青年的調查則顯示,,83.0%的受訪青年坦言在職場中感到焦慮,。最讓受訪青年焦慮的場景,與領導談話排在第一位,,之后是業(yè)務考試,、績效考核、被分去做不擅長的事,、進入不熟悉的工作環(huán)境,、找領導簽字等。
探因 “職場瓶頸”才是職場人真正的“焦慮制造機”
“給了半年的工資,,卻干出了兩年的活兒,,動不動就加班,三天兩頭開會,,周末不能關機,,假期帶電腦旅行?!边@是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少受訪者和網友共同的心聲,,他們均表示,職場焦慮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這種長期壓抑的職場環(huán)境和氛圍,。工資少,、加班多、老板過于苛刻,、同事小話多等也紛紛“上榜”,。
“我認為職場焦慮說到底還是由于對當下的自己不夠自信的表現,。”在深圳一家電商公司擔任數據庫管理員的彭帥告訴記者,。在大家的印象中,,程序員等核心技術崗位與一般的銷售、文員不同,,應該很少有被替代的風險,。但是一年前,一些信息技術公司開始推出云化的解決方案,,讓彭帥瞬間就有了危機感,。
“之前總覺得自己所在的崗位還算穩(wěn)定,,但如今技術的更迭讓我的工作有了被替代的可能,。”彭帥坦言,,現在還是會迷茫和焦慮,,不知道未來的自己將會何去何從。
張佳佳對彭帥的觀點也表示認同,。她覺得,,當下年輕人面臨的職場焦慮與以前相比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,首先是每年都在上漲的高校畢業(yè)生人數,,讓很多大學生在就業(yè)市場上不再占據優(yōu)勢;其次,,互聯網時代的來臨,工作節(jié)奏加快,,行業(yè)間的競爭不斷加劇,,年輕人需要付出更多時間、投入更多精力才能在職場站穩(wěn)腳跟,,并且以后也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,,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加劇了職場年輕人的焦慮;最后,疫情的突襲,,企業(yè)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多,,也加劇了職場人的不安感和焦慮感。
采訪中,,多個行業(yè)的年輕從業(yè)者均表示,,過去讓老一輩們引以為豪的“鐵飯碗”,現在也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,。
相關報道還指出,,今天的職場人身處以智能化、大數據化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(yè)革命時代,。這意味著,,新經濟時代的到來,在科技逐漸取代人力的趨勢下,只會重復機械化勞動,、安于現狀的職場人,,已無法滿足時代的要求,面臨被職場淘汰的風險逐漸加大,。
建議 用成長對抗焦慮
“面對時代日新月異帶來的職場焦慮,,學習能力才是最核心的底氣,在職場上只有不斷學習,、不斷進步,,才能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?!闭劦饺绾蚊鎸β殘鼋箲],,彭帥表示,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,,會將這種焦慮轉化為前進的動力,,以此緊跟時代步伐。
“每個人都需要屬于自己的‘樹洞’,?!奔鞠剂謩t認為,面對焦慮的時候,,一定要及時尋求支持,。“除了同事,,我們要有其他可以談心的圈子,,否則容易陷入同樣的思維模式。雖然傾聽者不一定能幫你解圍,,但卻有助于排解情緒,。”
季霞林的“樹洞”是她的姐姐,?!肮ぷ魃系臒啦荒芨抡f,我感謝有一個善于傾聽和理解的姐姐,。她總是會勸慰我,,人無完人,并非人人都是優(yōu)等生,。追求完美無瑕不是錯,,錯的是沒有量力而行,我們盡己所能就好,?!?/span>
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,,季霞林也學會了面對焦慮最好的做法——改變態(tài)度和行動?!爱斈惆呀箲]的原因一一列在紙上,,然后把困難逐一擊破,焦慮的情緒也將會隨之淡化,?!?/span>
對于職場焦慮,國家注冊二級心理咨詢師文華指出,,想要與其和諧共處,,首先要正視焦慮的存在,不要因此帶來更多心理壓力;其次,,有些潛在焦慮不易被感知,,卻體現在了身體的各種不適和疼痛上,推薦使用冥想等方式,,提升自己對于焦慮的覺察覺知,,并確認清楚焦慮的來源;最后,,嘗試將焦慮轉化為生產的工具,,保持自己對節(jié)奏的掌控,在行動中自然而然地消解焦慮情緒,。
記者發(fā)現,,按勞分配和多勞多得,是所有打工人共同的愿望,,但絕對的,、能讓所有人滿意的分配方案在現實中卻幾乎不存在。還有長期壓抑的職場環(huán)境和氛圍所造成的焦慮,,解決起來也是需要“久久為功”,。
實踐證明,人們在愉悅,、幸福的環(huán)境下進行的智力勞動產出,,價值要更大。專家建議,,企業(yè)管理者應該意識到這一點,,重視工作中的快樂指數,優(yōu)化員工的工作環(huán)境和氛圍,,讓人們有快樂的職場經歷,。職場人如能定期抽出時間來進行鍛煉,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焦慮的情緒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