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來自香港第一自媒體人Spenser
幾年前我還在香港念研究生的時候,,認識一位BCG咨詢公司的高管,, 她每天都特別忙,,不停地飛行,不停地會議,不停地打call,。
我說你這么忙,,和你聊天都覺得特別有壓力,生怕浪費你時間,。
她說,,客觀地講,我們的時間是很貴的,,你知道有個詞叫hourly rate,,也就是如果客戶要買你的一小時,市場上價位是多少,。
我說那你的hourly rate有多少。
“700美金吧”,。
嗯 ,夠我當(dāng)年一個月的飯錢,。
沒有任何一種成本比時間成本更高
越長大,越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對錢的敏感度越來越差,,因為錢肯定會越來越多,;而對時間的敏感度會越來越高,因為時間越來越少,。
我一直相信,,抽象的時間價值,是可以用具象化的金錢來衡量的,。
你覺得自己的一小時值多少錢,,你的一天值多少錢,基本上就能判斷你在什么階層,。
網(wǎng)絡(luò)上有個詞一直比較火,,叫做放棄你的“無效社交”,說的是很多社交是沒有意義的,,只有自我增值才沒有浪費時間,。
這句話是對的,但是判斷的標準是什么呢,,當(dāng)一個人的時間本身不值錢的時候,,就會很難判斷哪些是有效,哪些是無效,。
因為即使節(jié)省了所謂無用社交的時間,,多出來的時間,也沒有發(fā)揮更大價值的地方,,更談不上產(chǎn)生更大的收益,。
所以,對于普通人來說,,放棄無效社交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,。
正如另外一句被說濫的雞湯,,說要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。
其實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偽命題,,浪費的前提是先得有價值呀,,如果一個人的時間價值本來就低,哪來浪費可談呢,。
就好比談戀愛,,你判斷一個男人是不是真的愛你的標準,不是看他是不是和你在一起,,而是他為了你,,拒絕了多少個喜歡他的女孩。
普通人和牛人的差別,,就是一條:他的時間成本有多大,。
當(dāng)財富達到一定高度后,你自然就會用金錢的價值來衡量時間,,你一小時100元和一小時1000元甚至10000元,,分量當(dāng)然是不一樣的。
一個人財富的積累程度和TA對時間的吝嗇程度,,一般都是成正比的,。
這時候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你舍不得花兩三個小時去電影院看一部電影,,因為花的時間比電影票貴太多,,如果電影還不好看,那簡直要罵娘,。
你舍不得花時間和沒有深交的朋友吃吃喝喝聊些有的沒的,,于是你自然摒棄了無效社交。
你舍不得買東西的時候貨比三家,,而更傾向于寧可花多點錢來過濾,,你不是用時間換錢,而是用錢換時間,。
能用錢解決的時間,,就不要花時間——這句話開始成為你的信條。
你怎么過一天,,就怎么過一生
網(wǎng)上有句話我特別認同:如果你想找人幫忙,,去找那個特別忙的人幫忙,而不是去找那些比較閑的人,。
因為那個忙的人,,只要答應(yīng)了幫你,就一定會很高效地把事做好。反倒那個閑的人,,很可能會拖延,、低效,最終幫不好你,。
所以你會明白,,為什么越有能力選擇悠閑的人,越是選擇忙碌,。而事業(yè)沒起來,,本應(yīng)該忙碌的人,卻往往越有時間,。
馬云前幾年演講的時候說,,自己50歲之后退休,過自己喜歡的平淡日子,。但你看現(xiàn)在他把公司交給手下,,自己退休了嗎?
并沒有,,反而感覺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他越來越霸屏,越來越忙了,。
其實這個是可以理解的,,而且是正常的。
因為他的影響力更大了,,可以做更大的事情了,,選擇退休無所事事的成本已經(jīng)大到根本無法計量。換句話說,,他們的時間更值錢,,怎么舍得浪費。
所以,,說白了,,這是人性,就像人性中的貪婪,,無休止的欲望,。一個成功人士,只會把這些事情的優(yōu)先順序做個調(diào)整,,而不可能只選擇悠閑的生活,。
財富越多,責(zé)任越大,。
所以,,春節(jié)假期已經(jīng)結(jié)束,大家都開始回到工作崗位,如果一個人的狀態(tài)是“假期居然這么快就結(jié)束啦,,我還想多玩幾天,,沒休息夠呢”,那么,,很抱歉,,這種心態(tài)的人,大多數(shù)(不是全部)事業(yè)還沒有進入飛速上升期,。
春節(jié)幾天在家里,,說實話,過了三天陪伴家人走走親戚的日子后,,我內(nèi)心開始產(chǎn)生焦慮了,,覺得好多事情沒有做,覺得時間在虛度,。我香港的合伙人,,在家待了三天,大年初二就飛回了香港工作,。
很多人不理解所謂工作狂的生活方式,,覺得他們只有工作,沒有生活,。
其實不然,,這些人確實在有意無意間壓榨自己的假期,但他們有一套自己獨立的作息時間,?;蛘哒f,他們并不覺得別人在過春節(jié)休息,,自己就也要休息,。
時間更自律,人生更自由,。
真正的牛人都是反社交的
我發(fā)現(xiàn),,當(dāng)我們還在渴望社交和連接的時候,很多牛人的行為,,往往是反社交的,。
我們熱衷高逼格的場子,就可以結(jié)交些所謂的人脈,;有什么飯局就要去參與,,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那時候的我們,,會更重視可能的價值,,而不太關(guān)注時間沉沒成本,。
而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另一些人,他們的生活更簡單,,更有規(guī)律,,所以更專注,更有效率,。因為他們早早開始明白一個道理——大多數(shù)事情,,都是沒有意義的。
所以我有個理論:你要了解一個人的段位,,只要看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時間,,和如何對待你的時間。
比如我經(jīng)常不能容忍的就是找別人代購還挑三揀四的人,,這就是典型的覺得對方時間不值錢,。
所以當(dāng)現(xiàn)在還有人問我說,能不能幫TA代購一樣香港的東西的時候,,除非我們關(guān)系好到不行,,不然TA就是不尊重我的時間,就一定不是我的好朋友,,而我一定會拒絕,。
約會的時候女孩平白無故地遲到一兩個小時,沒錯,,一次兩次的話可以被原諒,,順便編兩句“親愛的做什么我都喜歡”這樣的鬼話。
但如果總是這樣,,我不得不懷疑你的價值觀,,難道我愛你,,是為了被你消耗成沒有時間觀念的傻瓜嗎,?
別耽誤我回公司搬磚了好么。
我有個讀者特別有意思,,她每次和我咨詢一個問題的時候,,都會很自覺地發(fā)一個金額不小的紅包,并且說如果我沒有時間回答也沒關(guān)系,,搞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,。
我說你不用醬紫,搞得我都沒法拒絕,,不戳紅包是反人性的好么,。
她很嚴肅地說,當(dāng)彼此的時間價值不對等的時候,,這是唯一體現(xiàn)尊重時間的方式了,。
這不是錢的問題,,我也不缺這些錢,這是意識層面的,,這情商真高,。
所以,你認為自己的hourly rate值多少,,就大概知道接下來,,哪些東西值得追逐,哪些東西應(yīng)該放棄,。
寧可對時間焦慮,,也好過對時間無感。